第十五章 無所不在的制衡
關燈
小
中
大
“這就不勞煩張公公操心了!”張居正冷哼了一聲,一甩袖子轉身就走了。
張鯨看到這一幕,微微一笑,也不以為意,看了一眼李晟,笑著說道:“跟著咱家走吧!別站在這裏礙眼,咱們這些人在這裏可不著待見!”說完就帶著東廠的人離開了。
回到內閣值班房,張居正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看了一眼跟進來的張思維和呂調陽,沈聲問道:“那個陳連是怎麽回事?”
呂調陽和張思維都略微有些尷尬,兩個人對視了一眼,最後還是呂調陽說道:“那個陳連只是咱們內閣裏面很普通的一個書吏,說他勾結蒙古韃子,那是絕對沒有的事情。”
略微點了點頭,張居正當然知道沒有,陳連又不是傻子,做這種事情那是要夷三族的。
再說了,蒙古韃子都要被打趴下了,哪裏還敢攪風攪雨。
只不過張居正也明白,東廠絕對不會誣陷陳連,尤其是當著自己的面。一戳就破的謊言說了反而會自取其辱,張鯨不可能這麽不智。沈吟了片刻,張居正開口說道:“其他衙門的人怎麽樣?”
“被東廠的帶走的有十幾個,罪名東廠那邊倒是說了,而且都是當眾宣讀的。”呂調陽直接說道:“張閣老,不如進宮一趟,如果讓東廠這麽鬧騰,很麻煩啊!”
張居正看了一眼呂調陽,但是沒有開口說話,自己進宮去做什麽,告狀嗎?自己可丟不起那個臉。
不過這件事情想要弄也不簡單,就算自己去告狀,張鯨那邊肯定也有理由,不說別的,那些人肯定不幹凈。遞上去奏折彈劾張鯨,一來來得慢,二來奏折到了司禮監,效果估計也是一樣的。
想了想,張居正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張宏。
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張宏之所以比秉筆太監奉旨提督東廠的張鯨排位高,那是因為司禮監掌印太監握著一項非常關鍵的權力,那就是蓋印。
這個蓋印可不普通的印,而是皇帝的玉璽。
一份奏折遞上來,內閣票擬,說白就是針對奏折給出的辦法。比如地方官上了受災折子,內閣就要寫上減免賦稅,或者發放錢糧賑災,這個處理意見就是票擬。
票擬到了司禮監,如果司禮監任何內閣的處理意見,那就由秉筆太監批紅,意思可以這麽辦。
到了這裏就要進行最關鍵的一步了,那就是由司禮監掌印太監蓋印,在這份票擬上蓋了皇帝的玉璽,那就是明發的聖旨了,是大明朝最具權威的存在。
如果不經內閣,由皇上直接下的聖旨,那叫中旨,中旨將軍太監不敢反抗,但是文官有的時候是敢拒絕的。因為中旨代表的是皇帝的意志,而不是整個朝廷的意志。
張居正之所以手握大權,那是因為凡是他遞上的票擬,司禮監那邊直接就蓋印,不反駁,不刪改。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張居正的票擬就是聖旨了。
如果馮保在,馮保有掌印之權,還能同時約束東廠,只要和馮保搞好關系,張居正就萬無一失。可是現在不一樣了,秉筆太監之中排名最高的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不是一個人。
原本這才是正確的配置,也是一種約束,縱觀大明歷史,以司禮監張印太監身份提督東廠的,也就只有馮保一個人。哪怕是權傾天下的魏忠賢,也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奉旨提督東廠。
這也是高拱說馮保矯詔的原因,因為這種任命根本就不符合規矩。
魏忠賢時代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是王體乾,這就說明天啟皇帝對司禮監的掌控並沒有失控。
雖然魏忠賢做了很多囂張跋扈的事情,但是從始至終,他的權力都來自皇帝,而不是其他的。到崇禎收拾魏忠賢的時候,魏忠賢也只能乖乖的引頸就戮。
大明朝的體制之中,制衡其實是無處不在的,內廷司禮監掌印太監制衡司禮監秉筆太監奉旨提督東廠,還有一個司禮監秉筆太監奉旨提督禦馬監,一個掌大印,一個掌握間諜,一個掌握軍權。
三個人互不統屬,但是卻相互制衡,是非常完善的制度。
大太監王振劉瑾是司禮監張印太監,王植提督西廠,他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從來沒有身兼二職的人。一旦太監身兼兩職,那就會立刻變得不可控。
一旦太監和內閣勾結,皇權絕對得到非常大的削弱。
這也是為什麽歷史上馮保和張居正能都相處的很好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如果馮保不是一人身兼兩職,絕對不會有萬歷朝太監和文官的和平相處。
東廠還有錦衣衛和他相互制衡,也在防止東廠做大。到了大清,這種制衡又進一步發展,那就是軍機處的出現。不在以勳貴制衡文官,而是以軍機處來制衡內閣,從而達到分制的目的。
外廷之中,文臣和勳貴武將相互制衡,在土木堡之變以前,這種制衡是可以的,雖然略有衰敗,但是還是能行得通。可是土木堡之後,軍方和勳貴一蹶不振,文官就做大了。
到了這個時候,皇上能依靠的也就剩下東廠和錦衣衛了。
比如現在,司禮監秉筆太監奉旨提督東廠的張鯨找麻煩了,張居正就頭疼了。
哪怕是張宏幫著他,張宏也不可能去管東廠的事情,那是越權,亂伸手可是官場大忌。這個時候就需要皇上出面裁決了,這就是制衡的重要性了。
現在朱翊鈞還說的不算,裁決的事情需要告到李太後那裏,可是讓張居正去找李太後告狀,他還是有些拉不下臉了。再說了,他去告狀,人家也會告他的狀,他進宮始終沒有太監方便啊!
說到底,外臣在宮內始終是弱勢的。
文官的手段是上奏折彈劾,可是這麽做,不但耗時長,而且效果不好,見效慢,這不是張居正想要的。如果能以雷霆萬鈞之勢壓下這件事情,那才是最好不過的。
雖然張居正自己不能去,但是可以讓張宏去,只不過怎麽讓張宏幫自己,張居正有些頭疼。從遠近親疏來說,張鯨進宮的時候就拜在了張宏的門下,張鯨還要管張宏叫幹爹。
從為人上來說,張宏這個太監很正直,張居正不是沒想過拉攏他,不過一直是油鹽不進。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張鯨看到這一幕,微微一笑,也不以為意,看了一眼李晟,笑著說道:“跟著咱家走吧!別站在這裏礙眼,咱們這些人在這裏可不著待見!”說完就帶著東廠的人離開了。
回到內閣值班房,張居正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看了一眼跟進來的張思維和呂調陽,沈聲問道:“那個陳連是怎麽回事?”
呂調陽和張思維都略微有些尷尬,兩個人對視了一眼,最後還是呂調陽說道:“那個陳連只是咱們內閣裏面很普通的一個書吏,說他勾結蒙古韃子,那是絕對沒有的事情。”
略微點了點頭,張居正當然知道沒有,陳連又不是傻子,做這種事情那是要夷三族的。
再說了,蒙古韃子都要被打趴下了,哪裏還敢攪風攪雨。
只不過張居正也明白,東廠絕對不會誣陷陳連,尤其是當著自己的面。一戳就破的謊言說了反而會自取其辱,張鯨不可能這麽不智。沈吟了片刻,張居正開口說道:“其他衙門的人怎麽樣?”
“被東廠的帶走的有十幾個,罪名東廠那邊倒是說了,而且都是當眾宣讀的。”呂調陽直接說道:“張閣老,不如進宮一趟,如果讓東廠這麽鬧騰,很麻煩啊!”
張居正看了一眼呂調陽,但是沒有開口說話,自己進宮去做什麽,告狀嗎?自己可丟不起那個臉。
不過這件事情想要弄也不簡單,就算自己去告狀,張鯨那邊肯定也有理由,不說別的,那些人肯定不幹凈。遞上去奏折彈劾張鯨,一來來得慢,二來奏折到了司禮監,效果估計也是一樣的。
想了想,張居正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張宏。
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張宏之所以比秉筆太監奉旨提督東廠的張鯨排位高,那是因為司禮監掌印太監握著一項非常關鍵的權力,那就是蓋印。
這個蓋印可不普通的印,而是皇帝的玉璽。
一份奏折遞上來,內閣票擬,說白就是針對奏折給出的辦法。比如地方官上了受災折子,內閣就要寫上減免賦稅,或者發放錢糧賑災,這個處理意見就是票擬。
票擬到了司禮監,如果司禮監任何內閣的處理意見,那就由秉筆太監批紅,意思可以這麽辦。
到了這裏就要進行最關鍵的一步了,那就是由司禮監掌印太監蓋印,在這份票擬上蓋了皇帝的玉璽,那就是明發的聖旨了,是大明朝最具權威的存在。
如果不經內閣,由皇上直接下的聖旨,那叫中旨,中旨將軍太監不敢反抗,但是文官有的時候是敢拒絕的。因為中旨代表的是皇帝的意志,而不是整個朝廷的意志。
張居正之所以手握大權,那是因為凡是他遞上的票擬,司禮監那邊直接就蓋印,不反駁,不刪改。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張居正的票擬就是聖旨了。
如果馮保在,馮保有掌印之權,還能同時約束東廠,只要和馮保搞好關系,張居正就萬無一失。可是現在不一樣了,秉筆太監之中排名最高的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不是一個人。
原本這才是正確的配置,也是一種約束,縱觀大明歷史,以司禮監張印太監身份提督東廠的,也就只有馮保一個人。哪怕是權傾天下的魏忠賢,也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奉旨提督東廠。
這也是高拱說馮保矯詔的原因,因為這種任命根本就不符合規矩。
魏忠賢時代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是王體乾,這就說明天啟皇帝對司禮監的掌控並沒有失控。
雖然魏忠賢做了很多囂張跋扈的事情,但是從始至終,他的權力都來自皇帝,而不是其他的。到崇禎收拾魏忠賢的時候,魏忠賢也只能乖乖的引頸就戮。
大明朝的體制之中,制衡其實是無處不在的,內廷司禮監掌印太監制衡司禮監秉筆太監奉旨提督東廠,還有一個司禮監秉筆太監奉旨提督禦馬監,一個掌大印,一個掌握間諜,一個掌握軍權。
三個人互不統屬,但是卻相互制衡,是非常完善的制度。
大太監王振劉瑾是司禮監張印太監,王植提督西廠,他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從來沒有身兼二職的人。一旦太監身兼兩職,那就會立刻變得不可控。
一旦太監和內閣勾結,皇權絕對得到非常大的削弱。
這也是為什麽歷史上馮保和張居正能都相處的很好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如果馮保不是一人身兼兩職,絕對不會有萬歷朝太監和文官的和平相處。
東廠還有錦衣衛和他相互制衡,也在防止東廠做大。到了大清,這種制衡又進一步發展,那就是軍機處的出現。不在以勳貴制衡文官,而是以軍機處來制衡內閣,從而達到分制的目的。
外廷之中,文臣和勳貴武將相互制衡,在土木堡之變以前,這種制衡是可以的,雖然略有衰敗,但是還是能行得通。可是土木堡之後,軍方和勳貴一蹶不振,文官就做大了。
到了這個時候,皇上能依靠的也就剩下東廠和錦衣衛了。
比如現在,司禮監秉筆太監奉旨提督東廠的張鯨找麻煩了,張居正就頭疼了。
哪怕是張宏幫著他,張宏也不可能去管東廠的事情,那是越權,亂伸手可是官場大忌。這個時候就需要皇上出面裁決了,這就是制衡的重要性了。
現在朱翊鈞還說的不算,裁決的事情需要告到李太後那裏,可是讓張居正去找李太後告狀,他還是有些拉不下臉了。再說了,他去告狀,人家也會告他的狀,他進宮始終沒有太監方便啊!
說到底,外臣在宮內始終是弱勢的。
文官的手段是上奏折彈劾,可是這麽做,不但耗時長,而且效果不好,見效慢,這不是張居正想要的。如果能以雷霆萬鈞之勢壓下這件事情,那才是最好不過的。
雖然張居正自己不能去,但是可以讓張宏去,只不過怎麽讓張宏幫自己,張居正有些頭疼。從遠近親疏來說,張鯨進宮的時候就拜在了張宏的門下,張鯨還要管張宏叫幹爹。
從為人上來說,張宏這個太監很正直,張居正不是沒想過拉攏他,不過一直是油鹽不進。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